西安附一儿童医院【官网】
小儿多动症能治疗吗,小儿多动症(注意缺陷多动障碍,ADHD)是可以治疗的,且通过科学干预,多数患儿的症状能得到显著改善,甚至达到临床治愈。 以下从治疗方式、治疗效果、长期管理三个维度展开说明:
一、科学治疗方式:多维度干预体系
药物治疗
核心药物:中枢兴奋剂(如哌甲酯)和非中枢兴奋剂(如托莫西汀)是国际公认的一线药物,通过调节大脑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,改善注意力、控制冲动行为。
个体化用药:医生会根据患儿年龄、体重、症状严重程度及共患病(如焦虑、抑郁)调整剂量,并定期监测血药浓度和副作用(如食欲减退、睡眠障碍)。
案例:一名8岁患儿经6个月药物治疗后,课堂注意力持续时间从10分钟延长至30分钟,作业完成率提升70%。
行为干预
家长培训:通过“正强化”“行为契约”等方法,帮助家长建立规则意识,减少对孩子过度行为的责备。例如,设定“每日任务清单”并给予奖励,强化积极行为。
学校配合:与老师沟通调整座位(靠近讲台)、缩短作业时间、允许短暂活动休息,创造支持性学习环境。
社交技能训练:通过角色扮演、小组游戏等方式,提升患儿的共情能力和冲突解决能力。
心理治疗
认知行为疗法(CBT):帮助患儿识别负面思维模式(如“我什么都做不好”),并通过行为实验验证其合理性,逐步建立自信。
家庭治疗:改善亲子沟通方式,缓解家庭矛盾对患儿症状的加剧作用。例如,通过“家庭会议”制度,让患儿参与规则制定,增强责任感。
物理治疗与新兴疗法
脑电生物反馈:通过实时监测脑电波,训练患儿调节注意力相关脑区(如前额叶)的活动强度,改善注意力不集中问题。
经颅磁刺激(TMS):对药物反应不佳的患儿,低频TMS可调节大脑皮层兴奋性,减少多动行为。
运动干预:规律的有氧运动(如游泳、骑自行车)能促进多巴胺分泌,缓解症状。一项研究显示,每周3次、每次30分钟的运动可使患儿注意力提升20%。
二、治疗效果:早期干预是关键
症状改善率
数据显示,综合治疗(药物+行为干预)可使60%-80%的患儿症状得到显著改善,其中30%-50%的患儿在青春期后症状完全消失。
早期干预(学龄前)效果更佳。例如,一名5岁患儿经1年干预后,多动评分从严重降至轻度,顺利适应小学学习。
共患病管理
ADHD患儿常合并学习障碍、焦虑症等共患病。通过多学科协作(儿科、心理科、教育科),可同步改善核心症状及共患病。例如,一名合并阅读障碍的患儿,经药物治疗+感统训练后,阅读速度提升40%。
三、长期管理:预防复发与功能恢复
定期随访
患儿需每3-6个月复诊,评估症状变化、药物副作用及社会功能(如学习成绩、人际关系)。医生会根据反馈调整治疗方案。
生活方式的调整
饮食管理:避免高糖、高添加剂食物,补充Omega-3脂肪酸(如深海鱼)和锌、铁等微量元素,可能改善症状。
睡眠优化:保证每天9-11小时睡眠,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,减少夜间电子设备使用。
时间管理:使用计时器、任务清单等工具,帮助患儿分解任务,提升执行力。
社会支持
学校可提供“个性化教育计划(IEP)”,如延长考试时间、允许口头回答等,帮助患儿发挥潜能。
家长需调整心态,避免过度保护或严厉批评,以“支持者”角色陪伴患儿成长。
擅长: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动症、抽动症、自闭症、语言发育迟缓、小儿癫痫、矮...
擅长:对儿科常见病、急危重症及一些疑难病症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。尤其对皮肤...
擅长:自闭症、发育迟缓、精神发育迟滞(智力低下)、语言发育迟缓、语言障碍、多动症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