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安附一儿童医院【官网】
孩子好动是多动症吗,孩子好动并不一定就是多动症(注意缺陷多动障碍,ADHD)。好动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常见表现,而多动症则是一种需要专业评估和干预的神经发育障碍。以下从两者的区别、多动症的核心特征及判断方法进行详细分析:
一、好动与多动症的核心区别
行为表现
正常好动:儿童在特定场景(如游戏、运动)中表现出高活动水平,但能在需要专注的场合(如课堂、阅读)保持短暂安静。例如,孩子在公园玩耍时奔跑跳跃,但进入餐厅后能安静就餐。
多动症表现:活动水平超出同龄儿童,且无法根据环境调整行为。例如,在教室中持续离开座位、打断他人、无法完成需要静坐的任务。
注意力特征
正常好动:对感兴趣的活动(如拼图、看动画片)可长时间集中注意力,仅对不感兴趣的任务表现出短暂分心。
多动症特征:在多种场景下均存在注意力缺陷,例如听课、写作业时频繁走神,甚至在玩游戏时也难以持续专注。
冲动性行为
正常好动:儿童可能因兴奋而快速行动,但能理解行为后果并调整。例如,看到玩具后兴奋地跑过去,但听到家长提醒后会减速。
多动症表现:冲动行为缺乏对后果的考虑,例如在马路上突然奔跑、未经思考打断他人对话。
二、多动症的核心诊断标准
根据《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(第五版)》(DSM-5),多动症的诊断需满足以下条件:
症状持续时间:
注意力缺陷或多动/冲动症状持续存在至少6个月,且与发育水平不符。例如,5岁儿童持续出现无法安静坐满10分钟、经常丢失物品等表现。
症状发生场景:
症状在两种及以上场景中显著(如家庭、学校、社交场合),而非仅限于单一环境。例如,孩子在家和学校均表现出无法完成任务、频繁打断他人。
功能损害:
症状导致社交、学业或职业功能受损。例如,因注意力缺陷导致学习困难、与同伴关系紧张。
排除其他原因:
需排除因情绪障碍(如焦虑、抑郁)、睡眠问题或环境因素(如家庭变故)导致的类似表现。
三、如何判断孩子是否需要专业评估
观察症状的普遍性:
若孩子在多种场景下均表现出显著注意力缺陷或多动/冲动,且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,需警惕多动症可能。
评估功能损害程度:
若症状导致孩子学习成绩下降、社交困难或频繁被老师投诉,建议寻求专业帮助。
排除生理因素:
确保孩子无听力/视力障碍、睡眠不足或贫血等生理问题,这些因素可能引发类似多动症的表现。
四、家长可采取的行动
记录行为日志:
连续2-4周记录孩子在不同场景下的行为表现,包括注意力持续时间、活动水平及冲动行为,为医生提供参考。
咨询专业机构:
联系儿童精神科医生、发育行为儿科医生或心理治疗师,进行标准化评估(如注意力测试、行为量表)。
避免自我诊断:
不要仅凭网络信息或他人经验判断孩子是否患病,专业评估是确诊的唯一依据。
孩子好动是多动症吗,孩子好动是成长中的常见现象,但多动症需通过症状的持续性、场景普遍性及功能损害程度综合判断。若家长对孩子的行为存在疑虑,建议尽早咨询专业机构,通过科学评估明确问题,避免因延误干预影响孩子的长期发展。
擅长: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动症、抽动症、自闭症、语言发育迟缓、小儿癫痫、矮...
擅长:对儿科常见病、急危重症及一些疑难病症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。尤其对皮肤...
擅长:自闭症、发育迟缓、精神发育迟滞(智力低下)、语言发育迟缓、语言障碍、多动症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