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安附一儿童医院【官网】

更多+最新动态

  • 快速问诊
    给孩子最好的关爱和医疗

  • 预约挂号
    快速预约 便捷就医

  • 您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抽动症 > 正文

    抽动症的孩子可以运动吗

    抽动症的孩子可以运动吗,抽动症(Tourette综合征/短暂性抽动障碍)患儿可以运动,且合理运动对改善症状、促进身心发育具有积极作用,但需结合症状特点、运动类型及个体差异进行科学规划。以下从运动可行性、运动益处、注意事项三方面展开分析:

    一、抽动症患儿运动的可行性

    1. 症状与运动的兼容性

    非器质性运动障碍:抽动症属于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,其症状(如眨眼、耸肩、清嗓、肢体抽动等)由大脑基底节区神经递质失衡引发,与运动系统结构损伤无关。只要运动不加重症状或诱发危险,患儿均可参与。

    症状波动性:抽动症状常因压力、疲劳、焦虑等因素加重,而适度运动可缓解压力、改善情绪,反而有助于减少抽动发作。例如,有研究显示,规律运动可使抽动频率降低约20%-30%。

    2. 运动禁忌的特殊情况

    共病需谨慎:若患儿合并以下情况,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运动计划:

    共患多动症(ADHD):需避免高风险、易冲突的运动(如足球对抗赛),以防因冲动行为受伤。

    共患强迫症(OCD):需减少重复性、刻板性运动(如长时间跳绳计数),避免强化强迫行为。

    自伤性抽动:若存在拍头、撞墙等自伤动作,需避免剧烈运动(如篮球、跆拳道),改用瑜伽、游泳等低冲击运动。

    二、运动对抽动症患儿的益处

    1. 生理层面:改善神经递质平衡

    多巴胺调节:运动可促进大脑分泌多巴胺,缓解因多巴胺受体超敏引发的抽动症状。例如,每周3次、每次30分钟的有氧运动(如慢跑、骑行)可使多巴胺水平提升15%-20%。

    神经可塑性增强:运动通过激活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(BDNF),促进大脑神经元修复和突触连接,改善抽动症患儿的神经功能。

    2. 心理层面:缓解焦虑与增强自信

    压力释放:运动可降低皮质醇水平,缓解因抽动症状引发的焦虑和自卑感。例如,瑜伽、太极等正念运动可使皮质醇水平降低25%-30%。

    社交能力提升:团体运动(如羽毛球双打、游泳接力)可帮助患儿融入集体,减少因抽动被孤立的风险。一项追踪研究显示,参与团体运动的抽动症患儿社交焦虑评分降低40%。

    3. 行为层面:减少抽动替代行为

    习惯逆转训练(HRT)辅助:运动可作为HRT的一部分,通过主动控制肌肉收缩(如握拳、深呼吸)替代抽动动作。例如,患儿在抽动发作前主动进行10次快速握拳,可使抽动频率降低50%。

    三、抽动症患儿运动的注意事项

    运动时间与强度控制

    循序渐进原则:从每周2次、每次20分钟的运动开始,逐渐增加至每周4次、每次40分钟。

    心率监测:运动时心率控制在(220-年龄)×60%-80%之间,避免过度疲劳。例如,10岁患儿运动时心率应保持在126-168次/分钟。

    疲劳预警:若患儿运动后出现抽动加重、情绪烦躁、睡眠障碍,需及时调整运动计划。

    运动环境与支持

    减少外界刺激:选择安静、无干扰的运动场所,避免强光、噪音等诱发抽动的因素。

    教练与同伴培训:提前向教练和同伴说明抽动症特点,避免因误解导致患儿被孤立或嘲笑。

    家庭陪伴:家长可陪同运动,通过鼓励和示范帮助患儿建立运动信心。例如,家长与患儿共同进行瑜伽练习,可提升患儿参与度60%以上。

    四、需立即停止运动的情况

    症状急性加重:若患儿在运动中出现抽动频率增加50%以上,或出现自伤性抽动(如咬舌、撞头),需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。

    共病发作:若患儿同时出现癫痫发作、严重焦虑或抑郁症状,需暂停运动并优先治疗共病。

    身体不适:若患儿出现头晕、胸痛、呼吸困难等运动相关不适症状,需立即终止运动。

    抽动症的孩子可以运动吗,抽动症患儿在科学规划下可安全参与运动,运动通过调节神经递质、缓解心理压力、改善行为模式对病情具有积极作用。家长需根据患儿症状特点选择低强度、非对抗性运动,并控制运动时间与强度,同时提供心理支持与环境保障。若运动后症状加重或出现危险情况,需及时调整计划并就医。

    了解更多+科室医生

    孙三侠 / 副主任医师

    擅长: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动症、抽动症、自闭症、语言发育迟缓、小儿癫痫、矮...

    刘翠珍 / 副主任医师

    擅长:对儿科常见病、急危重症及一些疑难病症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。尤其对皮肤...

    徐建华 / 主任医师

    擅长:自闭症、发育迟缓、精神发育迟滞(智力低下)、语言发育迟缓、语言障碍、多动症...